近年來,中國原油進口量一直穩定在5億噸以上,最高峰出現在2020年5.4億噸,隨后2021年在配額收緊和雙碳背景等政策影響下,中國原油進口量首度出現下滑。2022年在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下,原油進口量繼續下滑,表明之前我國原油進口快速增長的趨勢已發生變化。
首次出現“三降”
2022年預計中國原油進口量5020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2.2%,連續第二年下滑已成定局。
全年進口量呈現W走勢,月度進口量峰值分別出現在1月、5月和11月,在2月和6、7月份出現低谷。與此同時,2022年原油加工量預計67199萬噸,同比下降4.6%,也是近20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進口原油依存度71%,連續第二年下降。
另一方面,2022年國內原油產量將超過2億噸,預計將達到20480萬噸,同比增加2.7%,而上次超過2億噸還要追溯到2015年以前。
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為了保障我國石油供應安全,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大,原油產量逐年穩步提高,而進口量和原油加工量主要是全球經濟下行對石油消費產生明顯沖擊,加之疫情防控對社會經濟活動帶來限制,使得煉化產業加工需求下降。在國際油價高位波動的背景下,2022年預計原油進口貿易額3650億美元,同比增加45%。

原油進口來源變化
2022年1-11月份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國(地區)47個,其中原油進口數量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沙特、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阿曼、科威特、馬來西亞、安哥拉、巴西、哥倫比亞,合計占比進口總量的87.5%。
中東地區仍是我國最主要的原油進口來源地,該地區進口原油數量占進口總量52%。俄羅斯占比約17.3%,且2022年進口量同比增長超過10%。從非洲地區進口的原油數量占進口總量的10.3%。
沙特、俄羅斯仍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兩者合計占比進口總量的35%,他們與中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保障中國進口原油穩定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另外,2022年進口增幅最大的是馬來西亞,進口量增長95%。
目前影響我國原油進口的主要因素仍是出口國政治經濟形勢、我國與相關國家雙邊關系、運輸通道風險性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使得未來中國原油進口仍面臨不確定性和波動性風險。
地方進口原油變化
從進口原油收貨地統計看,前11個月原油進口量較大五個的沿海省份包括山東、浙江、遼寧、福建、廣東,分別為7889萬噸、3229萬噸、2370萬噸、1320萬噸、631萬噸,合計占比進口總量的34%。
2017-2020年,山東省原油進口量持續攀升,年均進口增長率達到17.6%,2020年首次突破1億噸。
2022年受油價高位、疫情沖擊和采購稀釋瀝青替代等因素疊加影響,山東省原油進口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降,同比降幅約8%,但仍占比進口總量的17%,其中排名居前的進口來源國包括馬來西亞、俄羅斯、阿聯酋、阿曼和巴西,其中馬來西亞首次躍居第一,進口量2678萬噸,占比34%;俄羅斯進口量2154萬噸,占比27%。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